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漭洲岛上光伏板内的硅晶片便开始忙碌起来,它们像无数微小的能量转换器,将光能高效转化为电能,并入微电网系统,输送给岛上的家家户户。
从广东江门台山市海宴镇搭乘快艇行驶约8海里,到达江门最偏远的住人岛——漭洲岛。随着春节临近,岛上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以前我们都去县城里过年,今年电力稳定了,我们就在岛上过年啦!”漭洲岛茫洲村“两委”干部林炳年笑着说。
漭洲岛常住人口仅160多人,受限于地理条件,多年来只能依赖村委的柴油发电机供电,发电成本高达4元/千瓦时,日均供电时间只有晚上6点至次日上午6点共12小时。

2023年以来,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推进,江门下力气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补齐农村发展短板。
为了解决岛上居民的用电困境,2023年南方电网广东江门供电局在江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对茫洲村开展定点结对帮扶,派出斗山供电所副所长叶林青作为驻村来到岛上,着力解决岛上用电问题。

在广东电网公司的支持下,经过多次论证,江门供电局最终从安全性、维护便利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结合漭洲岛实际情况,决定实施光伏储能帮扶项目改善岛上居民用电情况,由广东电网公司捐赠96.8万元用于项目建设。
“该项目相当于在漭洲岛建立起以屋顶分布式电源为主的‘微电网’,主要依靠光伏系统供电,原有的柴油供电作补充,不仅能促进海岛太阳能就地消纳,同时利用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进行调节,支持离网自发自用,能有效保障海岛的电力供应。”南方电网广东江门台山供电局生产计划部经理王锦生介绍。
“项目投运后,预计光伏年发电量约6.8万度,还会为村集体每年带来约4.4万元的收益。”叶林青表示。
“几十吨重的设备和物料,包括水泥、钢材、光伏板、储能设备等,都需要靠船运上岸。”叶林青表示,漭洲岛地处偏远,物资运输困难重重,且岛上96%的土地都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可供建设的用地紧张。
为了找到适合的建设用地,叶林青每天对着地图,踏遍了漭洲岛大大小小的每一座山。其间,他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汇报,对建设地点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论证,在满足工程实施和运行维护要求的情况下,既确保项目建设又保护了海岛生态环境。
2024年10月23日下午,经过多天的调试,叶林青和技术人员按下启动按钮,项目顺利合闸,成功发电,茫洲村绿色微电网工程正式运行。
岛上一位老婆婆,习惯了家里的钨丝灯早上6点自动熄灭,当天早上发现家中灯泡依然明亮时,她还以为是灯泡坏了,找到茫洲村“两委”干部求助。村干部了解情况后,笑着说:“婆婆,不是灯泡失灵,是全天都有电了。”....
“现在最喜欢的是每天早上自己打一杯热乎乎的豆浆喝。”岛民周添灵热情地展示着家里添置的新电器,电磁炉、热水壶、豆浆机、电饭煲、电风扇……应有尽有。“等过了年,我们预定的空调就到了,以后的夏天都凉凉快快咯!”....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