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公布,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专家预计,这一数字到年底有望超过1200万辆。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新能源车走进千家万户,也伴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个别驾驶员脱离方向盘甚至驾驶室进行自动驾驶,是否触犯法律?小区安装充电桩阻碍重重,外出充电遭遇价格刺客,该怎么解决?新能源车买保险难、入车库难,消费者合法权益如何维护?智能化下的信息安全又该怎么保障?

从今天起,法治经纬版开设“法治护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推出系列报道,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敬请关注。

“给新能源汽车充个电太难了,我都后悔买新能源车了。”山东济南的陈先生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抱怨道,因为自己住在老旧小区,没有公共充电桩,单位的充电桩数量又有限,有时一大早去都占不到位,“搞得严重‘用电焦虑’”。
被“续航命脉”——充电设施建设不足困扰的新能源车主远不止陈先生一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地的多位新能源车主告诉记者,公共充电桩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充电需求;一些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充电桩的安装困难重重;装有充电桩的公共停车位,经常被油车“霸占”,这些都引发了不少纠纷。
今年上半年,贵州某小区业主李笛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想在小区的车位上安装充电桩。他咨询当地供电所得知:充电桩用户需要提供小区入住证明、车位合同复印件、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承诺书等资料,其中有好几份资料需要物业公司盖章。李笛向物业公司说明情况后,对方拒绝盖章。
“物业公司给出了不少理由,比如小区地下停车场电压不够;出于安全考虑,小区地下停车场高度不够,一旦电车充电引起火灾消防车难以进入;之前允许部分业主办理是因为没有充电桩,现在小区有地面停车场公共充电桩,后续再有业主申请办理不予通过。”李笛回忆说。
在他看来,物业公司的这些理由完全站不住脚,当地电力公司表明小区电压完可以全满足充电桩安装需求。维护小区消防安全本来就是物业公司该做的事,因担心发生事故而不让安装充电桩是在逃避责任。公共充电桩只有4台,根本不够用。“最后我通过,由相关部门出面协调,物业公司才同意协助安装。”。
对李笛的经历,很多受访者深有同感:大家想在小区安装充电桩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如电网改造工程复杂,尤其老旧小区没有固定车位,涉及的技术和安全问题繁多;物业公司协调难度大,因安全责任等问题陷入僵局等。
相比于老旧小区,新小区的充电桩安装就顺利得多。记者在北京多个3年内新建的小区走访发现,新能源汽车可在充电区域固定车位停放,按需可申请安装充电桩,一套房可办理一个车位,但租户车辆暂时不能办理安装充电桩的手续。
充电桩安装难,电还得充。为此一些新能源车主自己“想办法”。安徽的一位新能源汽车车主表示,最初他尝试与物业公司协商,被拒绝后他决定用自家电表当“充电桩”。
“虽然通过自家电表引线的方式可以暂时解决家装充电桩的燃眉之急,但家里的用电设备也得控制好功率,有一次晚上家里用电高峰,车充电时突然就跳闸了。”该车主说。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多,车主们对充电车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问题,一些小区和公共停车场内都增设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但记者调查发现,设有充电桩的车位,常被燃油车占用,有的燃油车长期停在这些车位上,车身都落满了灰。
湖南某小区业主刘先生说,自己小区门口公共停车位有10台充电桩,但这些带有充电桩的停车位上每天都停有不少燃油车,即便旁边就立着“非充电车辆严禁占位,违者收取占位费”等字样的牌子。
“晚上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的情况更严重,有的燃油车一停就是一整晚,给车主打电话也不肯挪车,新能源车主只能干着急,十分影响出行。”上海一位新能源车主无奈道。
来自江西的翟先生说,他居住的小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后设置了专门的充电车位,旁边悬挂“非新能源车辆严禁停放”“充电结束,请及时让出车位”等标识,但几台充电桩车位上还是经常停放着燃油车。
“有的燃油车主说小区停车位就那么多,不停这里没地方停。有的燃油车一停就是好几天,打电话也不来挪车。我和物业公司反映了,他们表示对此只能劝导,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翟先生说。
还有新能源车主表示,有些新能源车可能两三个小时就充满电了,但车还一直在充电桩车位停着,这和占车位无异。
记者检索发现,多地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指导、体系建设等配套出台了相关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未看到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运营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
有江苏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称,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因没有相关执法依据去管理或处罚停放在充电桩车位上的燃油车,致使接到类似后,执法人员只能以劝导为主,并不能进行强制干预。
一名交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占用充电车位的车辆并没有违反相应的交通法规,对占用非路边公共充电车位的燃油车辆,通常也只能交由充电设备管理方协调处理。
作为两辆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天津市民王先生最近遇到了品牌间充电桩兼容性的问题。他新买的另一品牌新能源车,无法在之前品牌的充电桩进行预约充电,为了使用夜间低谷电价充电,他不得不晚上下楼操作充电。
相比王先生,来自广东刚买新能源车一个多月的梁先生遇到了更棘手的事——一次在第三方充电站给车子充电时,充电口附近突然“砰”的一声,随后车辆立即发出报,充电自动中断。紧急重启后,车辆无法挂入D档或R档。
梁先生说,经检查,是电流过大烧毁了继电器,需更换高压配电盒。但车企与充电站就故障原因争执不下,都不愿承担维修费用。直至梁先生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充电站才同意维修,费用暂由车企垫付。目前,故障原因仍未确定。
浙江新能源车主陈先生在第三方充电站充电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车子目前仍在厂家进行维修。“假如问题出在充电桩上,我以后只能选择官方的充电桩进行充电,尽管不方便且电费稍高,但总比出现故障要好。”....
除了不兼容问题,多位受访车主向记者反映,一些针对新能源车的充电、占位收费过高、没有提示或提示不醒目,遭遇充电刺客。
近期有不少车主在第三方消费者平台上反映,自己将车停在一些商场、体育馆等充电站充电,满电后,如不及时挪走,会被收取一笔“占位费”,有车主充电超时11分钟被收取35元占位费,有的超一个小时要收一两百元。车主称,充电桩上并未公示关于超时占位费的任何信息,仅在App中有小字提醒。
浙江新能源车主刘先生说,前不久自己在商场旁的充电站给车充了两个小时电,结果费用达48元。“这比我在自己的小区充电桩上充电贵多了。”?
查看明细后刘先生发现,原来此次充电电费只有13元,而服务费竟然有35元。“这35元服务费到底服务了什么?”他咨询客服后得知:收取服务费主要是为了维持充电站的正常运营、站点建设以及维护充电设备。
还有许多车主抱怨,为充电需要下载多个App或者使用小程序,几乎是一个App一个“收费套路”,手机里下载了多个App,每个App注册、充值等流程都不相同,不仅使用体验非常差,也为不法经营和违规收费留下“空档”。
还有一些充电企业在系统中为退费设置了种种障碍。今年6月,广西柳州一家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商、3家电动汽车充电场站“卷款跑路”,涉及车主预充值资金50多万元。
谈及新能源车充电难问题,最让车主们叫苦不迭的莫过于节假日驾车出行。一些高速服务区新能源车排队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充上电。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1188.4万台,同比增长49.4%。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339.1万台,同比增长34.3%;私人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849.3万台,同比增长56.4%。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团队成立于2000年,旨在面向公众传播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在当前的极寒天气下,机器狗更灵活、可携带更多仪器,巡检质效显著提高,让赛事电力保供更安心。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独脚金是寄生在高粱上的一种植物,能导致高粱减产甚至死亡。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从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敲除后,高粱对独脚金的抗性显著提高。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