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凌晨,三星在全球瞩目的发布会上推出了其新一代旗舰手机Galaxy S25系列。这一系列产品不仅在硬件配置上具有了新的突破——例如基础版Galaxy S25终于配备了12GB内存,迎头赶上了国内众多竞争对手。然而,在充电规格上,Galaxy S25系列却表现得让人意外,其无线W,且仅被动兼容最新的Qi2标准,而不是主动支持,这引发了行业内外的热议。
Galaxy S25系列不仅在内存上提升了标准,更在拍照、处理能力等方面也进行了升级。例如,S25+和S25 Ultra的充电功率达到了45W,虽然比起某些竞争产品可能不算顶尖,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样的性能依然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更为引人关注的是,三款手机均标注了“Qi2 Ready”,意味着在与Qi2兼容的充电器结合使用时能够激活15W的无线上。但实际上,三星并未集成磁对齐组件,这也就使得无论是充电速度还是便捷性,大大落后于市面上已具备该技术的设备,尤其是苹果的MagSafe。
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Qi2标准的推行似乎遇到了阻力。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国内手机制造商,除了苹果以外,大多数品牌对Qi2的支持都相对有限。截止到2025年1月,其他主要品牌如三星、Moto和小米,仅标记为“Qi2 Ready”,而未进行完全支持,这显示了行业对于这一新标准的谨慎态度。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技术革命的缓慢推进,也让人质疑现行标准能否真正为用户提供升级体验。
从技术角度来说,支持磁力对齐的Qi2标准在实现上却面临不少障碍,首先是制造成本的考虑。内置磁铁组件需要在手机内部腾出空间,这不仅要提升设计难度,还将增加生产成本。再加上,国内新制定的无线标准的推广进一步受到限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术和法令的双重制约都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导致这一标准的推广显得举步维艰。

针对这一挑战,中国本土手机品牌正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潜力。比如,小米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多款支持超高功率无线充电的产品,成为无线充电技术的先行者。这样的创新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在无形中推动了行业的进步,让消费者能在更高效的环境中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
三星虽然在配置上追赶竞争对手,但在无线上充电技术上的犹豫和对Qi2标准的有限支持,让其在市场中面临压力。与其主动推动品质和效率,不如借此机会借重中国品牌的技术以补足短板。实际上,三星的“被动兼容”策略可能不仅无法提升自身竞争力,反而让其在更广阔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
随着大家对无线充电领域日益重视,这一局面在未来可能会发生快速变化。中国品牌逐渐掌握了无线充电技术的话语权,能够带动更多品牌共同建立和完善自有标准。这样的趋势不仅有望推动市场主流设备的更新换代,还能改善使用体验,进而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综合分析,三星Galaxy S25系列所展现的与Qi2的仅限兼容状态,实际上反映了无线充电行业在技术路线上的分歧与转型。未来,消费者在选择智能手机时,充电功率、技术支持程度等因素将成为重要决策依据。品牌也应当适应市场的发展,将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紧密结合,以赢得用户的心。这个变革时代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选择的时代,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出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